时事一览 , ,

建筑巨擘贝聿铭首个大型回顾展!《贝聿铭:人生如建筑》将於香港M+博物馆、2024年6月登场

谈到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,许多台湾人可能脑中会先浮现那座草地上的三角形教堂──他与台湾建筑师陈其宽合作的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,这位擅长以钢材、石材、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创作出兼具几何之美和功能性之作品的大师,有着「最後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」美誉,在其超过一甲子的设计生涯中,除了创作出路思义教堂,更有无人不晓的巴黎罗浮宫金字塔,以及香港中银大厦、约翰甘乃迪图书馆等等建筑,即便大师已於2019年离世,贝聿铭於全球各地留下的经典作品和设计哲思仍持续地影响着後世。今年刚满开馆两周年的香港西九文化区M+博物馆,日前预告了明年的重点展览,其中将於2024年6月登场的《贝聿铭:人生如建筑》便是这位建筑巨擘的首个大型回顾展。M+将梳理、审视贝聿铭逾70年的设计人生,从他不同领域的经典作品中,深入探索那些冰冷建物中带着温度的建筑哲思。

香港M+博物馆2024年将举办贝聿铭的首个大型回顾展。(Photo Credit:Condé Nast)

由瑞士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& de Meuron设计的香港M+博物馆,量体除了呈现出一个倒转的「T」字,具动态波浪感的陶瓦嵌板立面也为其特色,在2021年落成後便成为建筑和艺文爱好者欲访的文化地标,去年底展出的草间弥生回顾大展更吸引了全球各地超过28万访客人次参观。

六大主题回顾贝聿铭的建筑人生

日前M+博物馆揭晓了明年的焦点展览,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首个大型回顾展《贝聿铭:人生如建筑》。展览将分为六大主题──「跨文化底蕴」、「房地产和都市重建」、「艺术与公共建筑」、「物料改良与结构创新」、「权力、政治和赏识青睐」和「重构文化和历史原型」,藉由不同主题审视他在世界各地的作品,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、巴黎罗浮宫透明金字塔、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等。

香港中银大厦(Photo Credit:PEI COBB FREED & PARTNERS)
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。(Photo Credit:Mohamed Somji)

在时代变迁下,何谓一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?贝聿铭认为设计必须「坚持根本」,这从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中可以得到验证——巴黎罗浮宫中央广场上的金字塔建筑,是1989年扩建成的博物馆主入口,这栋以透明玻璃和金属打造的当代巴黎代表地标,在工程初期可是因和周遭古典建筑格格不入的前卫外观,於当地掀起一阵批评和反对的声浪;经多次和多方的沟通後,贝聿铭在不破坏罗浮宫原有建筑的基础下,以呼应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外型建成一个立体建筑,并於地下扩充出旧罗浮宫不足的公共空间,巧妙地连接了现代与古代,在时间推移下成为了巴黎的城市象徵之一,也是对大师当初的坚持之肯定。

巴黎罗浮宫金字塔。(Photo Credit:PEI COBB FREED & PARTNERS)
巴黎罗浮宫金字塔内部向上视角。(Photo Credit:PEI COBB FREED & PARTNERS)

纵览贝聿铭的作品,可以发现类型多为公共或文教建筑,其中反映着大师的创作与社会和文化间的紧密关系。贝聿铭曾言: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。你只需看着建筑,就能感受曾经的过往、触碰到一个地方的灵魂,它们就是社会的倒影。」看着这些与生活密不可分、由光线勾勒出的大师之作,似乎就能一窥贝聿铭的人生片刻,以及他对於不同文化、地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。

以当代视角看大师作品

《贝聿铭:人生如建筑》中,观众将能欣赏到与大师作品相关的一系列绘图、草稿、录影、模型、相片和多项档案纪录,其中包括多件首次曝光的展品,更广而深地展现贝聿铭多个面向。而展览也委托何兆南、久保田奈穗、李国民、乔瓦娜.席尔瓦、穆罕默德.萨姆吉、田方方和米田知子等新一代摄影师拍摄全新照片,以当代视野呈现贝聿铭的经典和较少人熟悉的建筑作品。

Giovanna Silva A bride’s photoshoot